3.2銅合金冷凝管生產方式 銅合金冷凝管在國內的大多數生產廠一直采用擠—軋—拉的工藝方法,這種牛產方式可以生產全部不同合金牌號的產品,日前,這種傳統(tǒng)的生產方式在大噸位擠壓機上已能夠實現BFelo—1—1白銅的較大卷重的盤拉生產,而其他合金品種的管材仍多以直條管的形態(tài)供貨,這種傳統(tǒng)的工藝方法適應范圍廣泛、能夠生產的合金品種齊全、工藝成熟、質量穩(wěn)定,但生產效率和成材率較低且成本較高,使產品的競爭力利企業(yè)的利潤水平受到一定影響:
近幾年來,隨著鑄軋法在制冷空調用紫銅管生產過程中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設備、工藝不斷成熟與完善的基礎上,一些嚴品生產商也在探索采用其他的加工方法來生產鋼合金管材,以提高銅臺金管的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但到目前為止,這些探索中的生產方法在產品批量生產過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有待進·一步解決的問題,所生產出的產品也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或不足,需要進一步地改進或提高。這些生產方法有:
水平連鑄空心錠坯——行星軋制——盤拉或直拉的生產方式,以下簡稱鑄軋法。
水平連鑄守心錠坯——冷軋管——退火——盤拉或直拉的生產方式,以下簡稱冷軋法:
鑄軋法具有生產流程短、能耗低、占地面積少、工程投資費用低;成品率高、生產效率高等優(yōu)勢,可大大降低生產成本。通過對設備、工藝、工模具的創(chuàng)新與改造,能夠生產出部分合金牌號的合格冷凝管。目前,這種工藝方法還不成熟,沒有進行大規(guī)模批量生產。
冷軋法所生產的產品已部分投放市場、但產品總質量狀況仍有待改善和提高。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鑄造管坯的技術及質量;二是總加工率以及工序安排。產品的工藝設計應保證成品能夠達到符合相應技術要求所應具有的加工余量,并在工序中設定兩次或兩次以上的退火工序,從而使成品的各項性能與金相組織滿足要求。相信隨著工藝的完善和技術水平的提高,該生產方式能夠提供出部分品質優(yōu)良的冷凝管產品。根據試驗的結果,在工藝成熟、操作熟練的情況下,這種方式的成品率可60%,比半連續(xù)鑄造—擠壓方法要高出約20%,比水平連鑄空心鑄錠—擠壓方法也要高出約10%,其他制造成本也比擠壓法有所降低。
上述這兩種生產方式一旦技術成熟,將會使提供大卷重的合金盤管成為可能。但這兩種新的工藝方式又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是所能生產的產品品種較為單一,大都局限于鐵白銅販10—1—1這種單一的合金牌號。而對于鐵白銅肋o—l—1,由于其變形溫度高、變形抗力大;其他復雜黃銅合金也因硬化曲線上升過快、塑性加工難度較大,不易采用這兩種方式生產,大多數生產商仍采用傳統(tǒng)的半連續(xù)鑄造實心錠或水平連鑄空心鑄錠—擠壓—冷軋—拉伸的生產方法。